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2019年5月27日刊文,从6月1日起中国对稀土金属矿及其浓缩物的进口关税提升至25%,这可能会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稀土金属公司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 Materials)的经营。计划建造美国唯一一家大型稀土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蓝线矿业公司(Blue Line Mining)同样面临严重困难。
芒廷帕斯向中国出口含稀土金属的半成品。在中国通过加工稀土可以获得应用于磁铁、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各种工业部件和电子产品的钕、铈、镧、铕等元素。这些来自美国的稀有金属中的很大一部分又被送回美国。中国针对美国关税战而加征关税,将提升中国同类矿浓缩物的竞争力。而这就意味着,美国向中国供应半成品已经无利可图。芒廷帕斯意识到这些年一直运作顺畅的技术链的断裂后果后表示,到2020年底将开始自己的加工业务。但没有透露新项目将需要多少额外资金。
稀土之争
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占据世界稀土市场80%~90%的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稀土优势来减少这些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作为中国稀土的替代品之一,美方正在考虑从矿石中独立生产稀土元素的可能性。德克萨斯州蓝线公司(Blue Line Mining)最近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公司莱纳斯公司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应能部分减少与中国的贸易战给美国稀土市场带来的风险。
俄罗斯战略问题研究所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寻找稀土元素现存生产链的替代方案,对双方来说都不容易。
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解释说:“当然中国正在寻找回击美国贸易战的手段,努力捍卫自身利益,但它也会遭受损失。尽管中国已经表示,它已经准备好进行这样的战争,它有影响美方的其他手段;中国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迅速做出反应。但稀土金属是一个相互依存关系很强的领域,中美两国企业相互依赖。双方将面临大幅且昂贵的行业重组的必要性——这可能将促使他们达成一致。”
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认为,如果这些矛盾现实地出现在稀土市场,可以说有可能出现中美贸易战的新一轮升级。以前美国、日本和欧盟和中国之间的稀土贸易之争都是在世贸组织内得到解决的。但是特朗普政府已经给该组织的权威造成很大打击,因此,如果美中稀土贸易战需要该组织来解决的话,未必能对它的有效性抱有太大希望。
稀土之痛
尽人皆知,中国是国际最主要的稀土供给国,但话语权却从未把握在自己的手上,而是被日本和欧美等国家牢牢掌控。
国家对稀土资源流失的痛心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日韩、西欧以及北美发展新材料技术对稀土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国内一些没有采矿证的民营企业纷纷进入稀土市场,稀土市场随即失控,大量的采掘使得稀土市场供大于求,而无证采矿的企业成本低,有证采矿的企业成本高,劣币驱良币,使得行业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国家也因为稀土行业的产销不平衡,难以主导稀土产品国际市场的定价权,直接损害国家利益。
因为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国外已经建立很成熟的稀土资源战略储存制度。反观国内,在一些政府监管失效的地方,依旧有着“黑矿厂”为了眼前短暂利益而大量开采稀土资源。
稀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在高新技术中必不可少,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导弹制等高技术领域都有运用。稀土归于不可再生资源且开发中环境影响较大,稀土市场有待规范。从前,中国的稀土以很低的报价卖给了其他国家。在中国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并开始约束稀土出口时,美日欧等国家却不赞同,一同合伙起来对立。
在2014年3月,美国、日本、欧盟关于中国的稀土交易诉讼案开始裁决中国败诉,中国须敞开大门向国外供给稀土。这纯属霸道的诉讼,毫无道理可言,我们分明有主动权,却没有话语权。
于是,规范稀土市场显得尤为必要。
六大稀土集团
六大稀土集团的的成功组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稀土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政府监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我国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进行产业和工艺升级。
此前在2011年5月,国务院曾提出,用1~2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后,最明显的效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集团内部有着更完善的生产体系,这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后集团内部建立了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可以由原始的稀土初级产品向以中高端材料和应用产品为主的方向进行转变,直接优化产品结构。在生产效率和产品结构都得到优化后,可以进一步增强对稀土市场的控制力和定价权。而最后,最重要的一环,则是打黑,因为稀土资源一般处在国家的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国家的监管往往失效,而集团规范化运作,会使得非法零散的稀土资源变现难度加大,从而可以削弱黑色产业链生存空间,从而更有利于国家增强对稀土产品的定价权。
从结果看,在央企、国企、地方企业在多方博弈后,2014年1月,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按照方案内容形成“1+5”的格局,包括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早在数年前就布局稀土行业的中铝集团和五矿集团两大央企,以及赣州稀土集团、江铜集团、江钨控股集团等共同组建的南方稀土、以广晟有色为基础组建的广东稀土、厦门钨业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团,并于2015 年起开始陆续完成验收。
截至目前,六大稀土集团的格局已经形成,并划定了各自的地盘进行整合。其中中铝集团以广西、江苏、山东及四川为主;五矿集团以湖南、广东、福建及云南为主;北方稀土以内蒙古与甘肃为主;南方稀土江西、四川为主;广东稀土以广东为主;厦门钨业以福建为主。
号角已吹响
2019年6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王受文指出,中国愿意满足其他国家对稀土的正当需求。但是,如果有国家利用中国出口的稀土所制造的产品,打压中国的发展,于情于理这都是难以接受的。
在回应外媒记者“中国会不会使用限制出口稀土来反制美国”的提问时,王受文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愿意满足其他国家对稀土的正当需求。但是,如果有国家利用中国出口的稀土所制造的产品,打压中国的发展,于情于理这都是难以接受的。
据路透社6月4日报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4日召开稀土行业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表示,应加强对稀土的出口管控,以保护和更好地利用这种“战略资源”。专家建议,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国家要强化稀土行业全方位监管,开展生产秩序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使无证生产、非法走私等无处藏身,彻底斩断“黑色”产业链;要加强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
路透社指出,2014年至2017年间,美国进口的稀土有80%来自中国。
几乎与此同时,有境外媒体称,美国商务部6月5日表示,美方将采取“空前行动”,确保对科技业和军方极其关键的战略性矿物及稀土供应无虞。
据台湾“中央社”6月5日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在声明中指出,最新报告列举35种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物,包括铀矿、钛金属和稀土元素等,这些原料在制作诸如手机、电脑、飞机、全球卫星定位(GPS)系统上,都是不可或缺的。罗斯说:“这些重要矿物常被忽略,但却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报告所详述的各项建议,联邦政府将采取空前行动,确保美国这些关键矿物的货源不被斩断。”
美国商务部这份报告提出61条具体建议,包括评估最新“购买美国货”条款和低利贷款,以推升境内矿物生产。报道称,报告同时呼吁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美国盟友的合作,并下令检讨政府许可核发流程、加速境内采矿作业。报道援引了商务部发出的警告:中国或俄罗斯出口若停摆,恐引发“相当程度的冲击”。报道认为,美国对外国矿物的依赖是引发美国官员忧心的原因。
全面规范
6月17日,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正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业内人士表示,从发改委的表态看,控制稀土产量将是今后稀土政策的主要走向。对于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突破,后续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孟玮表示,针对目前稀土行业违法违规生产的问题,将加大行业整顿规范力度,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规范行业发展秩序。针对稀土行业生态环保历史欠账问题,将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加快研发应用稀土绿色开采和冶炼分离技术,推进稀土产业绿色发展。
对于稀土行业发展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将大力度进行整顿。关于盗采稀土矿、分离企业违规生产、超计划生产等问题将被严厉查处。目前中国稀土产能严重过剩,存在非理性发展问题。对于过剩的稀土产能可能进行供给侧改革。
目前,我国稀土企业的产能40万吨左右,而每年需求约2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关于稀土环保问题,发改委通过调研,强调稀土行业生态环保历史欠账问题,要推进矿山开发和环境治理;对稀土生产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将出台政策严格彻查,进行整改或者关停。
孟玮表示,针对稀土行业高端产业应用不足的问题,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稀土应用方向广泛,产业终端应用研究将更有效地改善稀土元素的结构性消费。后续在稀土高端应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总体而言,推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会推出相关政策,有效解决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的生态环保、违规生产、产能过剩、终端应用滞后等问题。产业良性发展将导致稀土市场变化,出现供应下降,价格上涨。
强制标准
工信部网站近日公布,工信部已组织完成《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标准报批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9年7月15日。此次征求意见稿对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增加原料溯源性标志,以便直观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
其中特别强调,由于稀土产品的交易有时通过许多中间贸易公司转手,对于稀土产品所使用稀土原料的溯源性具有一定困难,许多稀土企业专家建议取消稀土产品的溯源性。但针对目前国内稀土矿存在非法开采且屡禁不止的现象,国家主管部门强烈要求在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中,增加原料溯源性的标志。即要求稀土矿产品、单一稀土化合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的标准化内注明原料矿产品生产企业名称,以便直观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即将成为稀土行业继能耗标准和排污标准后又一强制标准,其意义不言而喻。
建立出口稀土商品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能更好地对稀土出口进行监管。2015年5月1日,国家取消了出口关税和稀土配额,稀土出口量大幅增加,从2014年出口总量27729吨增长到2018年出口53224吨,每年出口量以23%幅度增加。按照2018年国家稀土指标12万吨来核算,出口量占生产指标的44%。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稀土产品增加原料溯源性标志,可以追查出企业产量,对斩断黑色产业链,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战略性资源
据报道,稀土禁令仅仅是我们手中的第一张牌,但是这张牌却是能让潜在对手伤筋动骨的“大牌”,作为非常稀缺的战略性资源,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越的光电磁特性,对于一系列高端高科技产品来说作用十分关键,尤其是在新兴技术产业中更是不可或缺,举例来说,美军的所有高端电子产品、高性能军用发动机、隐身涂料、激光武器、电磁武器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化石点金”作用,可以这么说,一旦稀土供应被切断的话,那么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将面临无以为继的巨大风险。
军事专家介绍,从军事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西方先进武器装备都离不开稀土的关键作用,举例来说,美海军最新型的“朱姆沃尔特”DDG1000隐身驱逐舰就大量采用了稀土元器件,其引以为豪的全店推进系统就使用了大量的稀土元素,而美军的激光制导炸弹、防空导弹装备的控制舵面也离不开稀土永磁电机,更别提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一系列新式精确高能武器,如果离开了稀土元素,这些武器的性能都将大打折扣,因此一旦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的话,无疑将使得对手遭受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电机和电控是一辆新能源汽车缺一不可的大件。电机的作用跟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相同,相当于汽车的心脏,而动力电池等同于燃油,相当于汽车的血液,而制作电机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稀土。
钕、钐、镨、镝等是制造现代超级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钕铁硼磁性高出普通永磁材料4~10倍,被誉为“永磁之王”。
从材料层面来说,电动机里面占比最大的就是稀土,不仅仅是电机,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电机里面稀土材料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构件,因为电机本身电子元件不多,主要是材料堆起来,所以电机里面最占分量的、比重最高的就是稀土材料。
其次,像动力电池的构造成分中,也能看到不少含有稀土的身影。当前常见的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全称是“三元材料电池”,一般是指采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NCM)或镍钴铝酸锂(NCA)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把镍盐、钴盐、锰盐作为三种不同的成分比例进行不同的调整,所以称之为“三元”。
对于在三元锂电池正极掺入不同稀土元素,我国进行了多番实验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由于稀土元素分子普遍较大,有些元素可以使得电池充放电更快、使用寿命更长、电池使用更稳定等,可见稀土锂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的主力军。因此说,稀土是汽车关键零件的法宝。
此外,稀土对车身钢材、齿轮、轮毂、轴承甚至一颗螺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甚至轮胎制造业也需要稀土高分子材料作为稳定剂。可以说,稀土是汽车领域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我国是全球稀土第一储量大国,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6月17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还表示,中国愿意以稀土资源和产品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的正当需要。
孟玮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条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没有协同合作就没有发展进步。中国一直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支持经济全球化,秉持开放、协同、共享的方针,推动稀土产业发展,愿意以稀土资源和产品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的正当需要。但是,互利共赢需要各方诚意维护。
“某些国家罔顾世界贸易规则,破坏全球化产业链条,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如果有谁企图利用由中国稀土资源制造的产品来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我们也坚决反对。”孟玮说。
稀土之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