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体系正在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加速转型,表现为能源供给侧的低碳化和能源消费侧的零碳化。
从能源供给侧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阶段,可再生水、风、光电将成为一次能源的主体。从能源消费侧看,清洁电力和绿氢动力日益成为用能终端的主体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据工信部和行业专家研判,纯电动汽车适合城市、短途等场景,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间短、能量密度高,适合在中重型、中长途商用车领域率先应用,两者互为补充,将长期并存,共同助力车辆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
氢能:强势突进的一匹能源“黑马”
氢气在燃烧中的反应产物只有水,不涉及任何碳排放。作为汽车能源,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独特的优势。另外,氢燃料电池车具备和燃油车同样的“即加即走”的加注特性,一辆纯电动汽车要想充满电,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而一辆氢燃料电池车一次加满氢,只需要8-10分钟。
近年来,国家也注意到了氢能在双碳战略推进中的巨大潜力,从政策角度对氢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大量支持。国务院2021年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文件中有11项内容涉及氢能领域,明确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扩大氢能应用领域,支持碳达峰专项行动。紧接着,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是我国氢能领域中规格最高的纲领性规划文件,确定了氢能的国家战略地位,明确了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宇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客车
但作为新兴的能源载体,氢能在目前落地应用方面,还面临着“氢燃料防泄漏、防燃烧、防爆炸”三大技术难题需要克服。同时,氢气制取来源仍以并不环保的煤炭为主、加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也在制约氢能源的推广应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氢能世界大门即将打开,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过是由科技和完善应用体系所构成的“临门一脚”。
遵循“趋利避害”的规律,发挥氢能零排放、高能量密度的优势,规避氢能易爆燃、难储运的缺陷,是发展氢能车辆、打造绿色零碳未来交通的理性思路。而在这条赛道上,宇通已经前瞻布局氢能领域,以多个氢燃料电池客车运营案例和完整的储运加注体系向世人证明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光明前景。
宇通领跑氢能时代,让全球共睹氢能风采
作为客车行业的领军品牌,早在2009年,宇通客车就已抢先布局,研发第一代燃料电池客车。经过十余年投运积累,宇通燃料电池客车已累计运营超过3500万公里,并投入第四代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同时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江苏张家港、山东潍坊、贵州六盘水等地的运营网络,氢燃料电池客车不同工况下的环境适应性表现良好。针对氢燃料客车加注、制取的需求,宇通布局研发了配套的储运加注技术,目前在河南省范围内已建成4座加氢站,具备了完整的加氢站运营维护能力,可为客户提供涵盖制氢、运氢、加氢和运营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宇通加速布局各类氢燃料电池车产品,品类涵盖客车、环卫车、牵引车、搅拌车、冷链物流车等多个领域,宇通在氢能领域的厚积薄发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在氢能领域夺得先机,为中国氢能产业取得领先地位做出贡献。
图为宇通氢燃料客车服务北京冬奥会
而在2021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上,宇通氢燃料电池客车作为冬奥保障车辆的重要成员,活跃在各大赛场之间,高质量完成了运动员、志愿者及赛事参与人员的出行保障工作,一时间火爆全网,向全世界展示了“氢能未来”的可能性。
创新驱动氢能发展,促进汽车工业变革
有专家预计,未来5-10年是燃料电池车的培育起步期。截至2022年1月份,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上险数量8700辆左右;《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5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短期内坚持氢燃料的创新运用,实现能源过渡发展,既能实现传统燃油车的正常迭代“落下帷幕”,又能为氢燃料电池车的“闪亮登场”提供充足的积累和准备时间,从而实现能源体系的顺利转型。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也会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宇通氢燃料客车的示范运营已证明了氢能的零碳优势。
图为宇通氢燃料客车批量交付北京
与此同时,宇通积极承担行业引领者责任,响应政策牵头建设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针对行业整车竞争力不足、关键零部件自主化低、氢能产业链不协同等3大难题,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优势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氢能产业链的自主化和国产化,降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成本。坚持氢燃料汽车领域的创新研究不仅可以具备经济性,而且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平衡,也能为各地产业集群带来更多的岗位和人才,实现汽车制造这一重工业门类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政策投入,进一步提升氢能主体地位,扩大行业规模,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品牌进入市场。宇通作为客车领域领导者,正逐步转型为新能源商用车一流品牌,将坚持以创新引领能源变革,领跑氢能赛道,助力中国以科技优势实现第三次“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