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在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学锋在“市场论道:解析市场现状,探索商用车未来”的环节发表了主题为“商用车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的演讲。
以下是内容审核实录:
首先把商用车目前面临的环境和它的趋势作一个分析。我把商用车整个技术阶段的发展做了一个接纳,基本上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过去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时间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主要的经济发展是与轻工业、民生相关联,带动了当时中型车的发展。到了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通货膨胀,以及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人们对于燃油车经济性的需求迫切。到了199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加入了WTO,以及对外出口和对内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我们的国家经济进入到了重化工业发展,带动了重型车的发展。
第二是现在的阶段,也是从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随着电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2018年到现在,未来已经到来,得益于通信技术、能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车辆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同时到了新技术时代。在这个新技术时代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问题。
我们看一下它的驱动要素,当然首先还是政策法规的驱动要素。我们知道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商用车的双积分政策也在讨论之中,与此同时,最近这两年国家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发布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标准,使得中国未来在这方面会得到快速发展。排放法规,国六的实施以及目前正在考虑需要制定国七的排放法规。当然国七排放法规的走势,大家还在讨论之中。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限制进一步加严,更重要的是在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控制。同时,我认为作为现在的油耗法规是不够的,因为油耗是主机厂与客户的一场博弈,从法规的管控方法应该是考虑排放法规再加上整车的法规配置。当然还有一些安全的法规等等。总体来说,法规的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法规要达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更为重要的,法规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从市场的环境来看,中国的商用车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表现在TRV的量受到了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质量的驱动、创新的驱动,以及物流运输效率的变化,包括多市联运的影响,TRV的总量不会像以前一样不断创造新高。
从车辆的结构来说,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前拉的都是低产业的原材料,现在更多的货物是消费品、电子产品,对车辆的结构、性能会提出更加高的要求。
第三个物流行业效率的提升,包括物流行业和自动驾驶的结合,新的商业模式的激发。
从第三点来说,从客户的需求来看,客户越来越年轻,客户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辆的性能不像前些年那样轻量化就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又过了一两年客户追求的是大马力。但是今后客户追求的是综合性能,而不是单一性能,或者说客户追求的是驾乘的体验感以及对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同时售前转向售后,转向情感以及对高端的需求。
技术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会对车辆未来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的技术趋势,首先市场趋势,过去我们说中国的商用车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或者是发展中的市场,或者说是一个野蛮增长的市场。从未来来看,应该是逐渐走向成熟,从增量市场走向保有量的市场。
竞争环境方面。随着关税下调,股比放开,同时我们回顾过去这几年欧洲顶级水平在中国发展水平发展非常快,同比上一年度有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由于政策的刺激,同时由于内部的消费需求升级,客户更加关注综合性的体验,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中国的车辆品牌也会走向国际竞争。
技术的趋势,就是由传统的技术向新技术的转型。
和供应商来说,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和转为与供应商的联合开发,进而向战略合作转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主机厂,都和供应商达成了战略联盟关系。
从物流趋势来说,高效、集约和新的商业模式的结合,包括跨产业整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公司的趋势来说,我们作为主机厂,从过去生产车、销售车,更多转向服务,进而可能会转向运营商的趋势。
最后是客户的趋势,前面已经有介绍了,不再阐述。
未来的技术转型,我认为商用车未来的转型是三个0的目标,就是0排放、0故障、0等待。以自动驾驶、网联技术的拉动,去解决商用车面临的困境。
应对策略来说,我们处于非常关键的机遇期。商用车发展到现在有很多的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实际上以下几问题:安全的问题、排放的问题、效率的问题。需要通过传统的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的融合来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要解决商用车的问题,比如说油耗,工信部4阶段的油耗对我们非常有挑战性,欧洲也一样,2025、2030新的二氧化碳的法规对欧洲的车辆也有很大的挑战。我们知道,如果降低1%的油耗,对发动机来说也许在系统方面需要作出非常艰辛的努力,如果放在传动器,放在整车,空间就很大。如果放在整个交通体系去考虑未来车辆性能的改善,这个空间非常之大。现在解决了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人不再是孤岛。现在都有感受,过去一出差就是一个孤岛,利用发电报、写信的方式沟通。但是移动互利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还是孤岛,车和货物、车和管理团队、车和车之间都没有网联在一起。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网联在一起,那么我就提出来Tructrain的概念。我认为对于车辆未来技术的革新和颠覆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提出8S的关键领域,包括安全、节能这些都是很清楚的,还有技术战略的清晰,还有强大的开发体系,并且坚定不移去执行战略体系,当然还有后市场软产品的开发,因为我们进入了保有量的市场,还有就是协同。目前中国的商用车行业还不是很明显,不用说跨企业,就连大企业自身内部的协同都不是很好,板块之间的协同,甚至商用车与乘用车之间的协同,我认为挑战还不够,如果挑战达到一定的程度,大家会不自觉寻找这样的协同。当然还有智能网联。从发动机上来说,当然发动机会受电动化的影响。去年在无锡的世界内燃机论坛上我做过相关的报告,发动机和电动化的结合不是谁消灭谁的问题,是携手取长补短的问题。当然,发动机本身还要做到极致,再配合电动化。
第二个方面是新技术的转型。商用车比乘用车更具备自动驾驶的条件。商用车是装货的,可以不需要人,比如说可以设想一下在地下一千米的井下矿坑或者是灰尘多的矿山工地上,要人干什么?非常遭罪。如果没有人,直接跳到L4,我说在某些场景下,劳动生产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
第三个方面,前面谈到的是技术方面的趋势和转型,第三个方面跟大家讨论商务方面的转型。首先客户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另外从售前向售后转变。我们的司机最关心什么?有一张图,首先是不要再路上坏了,第二是有故障提前告诉我,第三是坏了赶紧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修,并且最快的速度把它修好。这是客户对于全生命周期的诉求。
物流企业的诉求或者是痛点是什么?油耗战略物流企业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司机,尤其是有技能、驾驶经验的司机。第三是管理类的费用。我看到了统计数据,中国和美国的物流方面的成本,不知道对不对,班门弄斧,美国大概是3%,我们是13%,这是管理费用,当然还有出勤率,以及司机的安全等等。我们看到实际上电动化、混合动力、自动驾驶、网联技术,都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支持。
技术的进步,实际上从过去来说,随着电话线上网或者宽带上网普及,技术的互联技术进而到了智能手机的互联,来解决人和人、人和商务的关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车型方式、购物方式等等。当然,基于4G还可以解决车载网的问题。今年我们也成立了4G网络解决这些问题。5G会实现跨产业方面的整合,也为汽车厂家进一步扩展产业链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四个方面,车上电控功能的增加,上面列到了电控功能随着每一代车型增加的数量,应该说是呈几何数量。包括驾驶员操作的数据、物流的数据、车辆的数据、道路的数据、交通的数据等等,会产品大量的数据。谁在控制这些数据呢?应该是主机厂。主机厂拥有这样的数据控制、算法的控制,实际上主机厂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技术链,解决行业方面很多的痛点。
责编|惊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