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补贴断崖式滑坡、国五国六切换传统汽车去库存、投资热潮急速衰退、特斯拉强势入局…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局面最为复杂、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数据上也不甚乐观:当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04.3万辆,同比仅增长1.3%,同比增速较2018年全年的83.2%明显放缓。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寒冬”已是毋庸置疑。不管是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还是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国产自主品牌,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资金链断裂、裁员等屡见不鲜,蔚来创始人李斌甚至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重投入、长周期、竞争异常惨烈的行业,在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不变则死”已是共识。
危与机从来都是同生并存,对正在经历着阶段性阵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冬天已经来了,如何在寒冬中苦炼内功、潜心蓄势,才是穿越风暴的不二途径。
诚如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所言,风暴不可避免,要想成功穿越,就要回归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本身。
产品和品牌的双向上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是“既喜且忧”。一方面是补贴退坡、低端产品销量的不断萎靡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升级,特斯拉3、蔚来ES6,小鹏P7以及北汽EU5等中高端车型大受追捧。
比如EU5便是2019年北汽新能源再次出现的爆款“神车”。乘联会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EU5借6.77万辆的累计销量加冕2019年前三季度A级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市场的双料冠军。
北汽新能源EU5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全新平台产品开发,北汽新能源由A00级EC系列产品销量占2018年总销量的80%,转变为2019年上半年EU5、EX5、EX3等中高端车型占比超过80%。同时产品的续驶里程和智能驾驶技术也在不断提升,EX3实现NEDC 501公里续航。
这样的变化,源于北汽新能源的“双向上”战略计划。
2019年,北汽新能源发布了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高质量发展“双向上”的“2049计划”。同时,北汽新能源将全面实施“引领2025战略”,即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要实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并打造“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两个“世界领先”,实现市场引领、技术引领与模式引领。
具体来看,一面是产品向中高端车型转变的产品向上;另一面便是品牌向核心进化的品牌向上。
去年10月,北汽新能源正式向全球发布北汽自主乘用车全新品牌——BEIJING,以BEIJING品牌首款电动车EU7和BEIJING品牌首款概念车“耀"两款全新重磅车型的首发,正式吹响北汽品牌突破向上的冲锋号。
北汽新能源BEIJING
“BEIJING”作为北汽集团整合旗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的产品与技术资源全力打造的核心品牌,该品牌将以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并且将产品序列进行整合分为EU和EX系列。
为保证高品质发展阶段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北汽新能源着手打造的另一个中高端、智能化电动汽车品牌ARCFOX,则力争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现实需求和实现民族品牌的纵向提升。
在2019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完成了ARCFOX品牌的全球首发。在未来2020-2021两年时间内,ARCFOX将陆续推出六款产品,包括街道版、赛道版两款GT跑车以及四款智能家用车。
靠着受欢迎的产品,北汽新能源的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在2019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中,北汽新能源以372.6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总榜单第174位,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榜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21亿研发中心助力技术提升
产品销量的提升和产品的迭代升级,离不开北汽新能源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每年研发投入的10%会投入技术预研项目中。在北汽新能源BE21\BE22\BE11三大全新平台开发已经全面启动,这些平台开发能够有力支撑ARCFOX与BEIJING双品牌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北汽新能源ARCFOX
按照研发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研发业务包含的四大模块“技术开发、平台开发、产品开发与研发运营管理”已全面展开;同时北汽新能源也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规划、项目管理、研发文化、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运营管理体系,为技术开发、平台开发、产品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2019年,北汽新能源进一步加码夯实研发实力。7月22日,北汽新能源投入近21亿元建立研发中心,业务范围涉及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领域。
北汽新能源在科研的不断投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鼓励支持和相关要求一脉相承。
12月3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意见稿提到“制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的具体办法”,首次针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出考核要求。从国家层面对车企的研发投入制定相关标准,预计未来会对自主品牌的技术研发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强制措施。
正是在科研的不断投入,北汽新能源前沿核心技术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9年5月17日,北汽新能源自动驾驶车队“鲸智”队在第三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展现硬核实力,斩获了2项冠军、3项亚军、1项季军,综合排名第二位;2019年7月,北汽新能源推选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技术”,成功入选2019年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9月26日,全球首款无模组动力电池包于在蓝谷正式发布,部件数量降低了近40%,成本较之前降低了20%,能量密度提升了7%(达到161Wh/kg),指标高居行业50kWh级别电量电池系统第一名,目前已经在EU5产品上首次应用。
北汽新能源实验中心
此外,北汽新能源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在电池安全技术、电驱动集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加速成果转化。
其中,与华为合作成立的“1873戴维森联合实验室”项目稳步推进,与麦格纳合资成立的制造公司已进入基础建设工作的实质阶段,与滴滴合资成立的京桔新能源,已签订3万辆EU5网约车订单,目前已交付1万辆。
加速布局换电业务
12月1日,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公告称,同意子公司汽新能源以2.57亿元现金对北京奥动进行增资,增资后北汽新能源持有北京奥动股比为30%。
2019年,北汽新能源将“北汽租售通”和“车电分离”等使用权交易模式发展壮大,向出租车、网约车、驾培车、电池梯次利用等新兴市场全面发力。因此,对于此次增资,北汽新能源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换电业务。
2年前,北汽新能源宣布实施“擎天柱计划”。“到2022年,‘擎天柱计划’预计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累计投放换电车辆50万台,梯次储能电池利用超过5Gwh。”彼时北汽新能源表示。
北汽新能源最初面向出租车市场推广换电模式。2018年,北汽新能源将这项服务推广至私人用户市场。2018年7月5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蓝谷基地正式启动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开启了车电物理分离向车电价值分离模式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所引领的充换电兼容技术,被北京市确定为出租车“油改电”的技术路线,北汽新能源由此扛起了推动和保障北京市城市出租车转型升级的重任。
北汽新能源换电模式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在全国 15 个城市运营换电出租车 1.6万辆,累计建换电站187座,数量全球领先。在北京,北汽新能源向北方、银建等首都大型出租车企业交付了6000台换电出租车,已投入运营3500余辆,并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换电服务运营保障。按照计划,庚子新年之前,在北京市内建设并运营换电站90座,届时城区平均服务半径将达到2.78km,媲美加油站。
加速布局换电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北汽新能源强大技术底蕴的支持。据悉,北汽新能源已在换电模式获得了ISO9001认证和世界首张电动汽车欧盟CE认证等多个资质证书,已拥有300项换电领域的技术专利,掌控了车辆定位系统、快换连接系统、底盘换电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快换电池箱、换电网络运营管理等多项关键技术。
回顾北汽新能源的2019年,尽管身处“寒冬”,但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双向上”战略初显成效;与此同时,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更是引领行业,不仅出现了爆款“神车”,另外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进一步得到推广布局,对公对私销售各有千秋。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却是空前。12月26日至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重点工作中首次表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将会回暖。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